分卷阅读74(2 / 2)

比起乱七八糟的情爱话本,长辈们也喜欢孩子多读这些“正经”书籍,顺便扩展一下见闻。

少年们互相传阅着,虽是因为插画才买的书,但图文是相配的, 买了自然要看。

一看,好看!

不少孩子抱着书聚在一起, 想摸鱼,想野炊,想爬山,想学武,想在稻田间奔走,想在雪夜吃火锅,想登高望远,看日出日落...

还想着要按书中的方法自己尝试用硝石制冰,甚至有少年想在家里挖个化粪池,可惜只挖了两铲子,就被不明所以大人痛斥了。

少年们这波动静有些大,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,在孩子们极力推荐之下,也好奇地看了两眼书。

这小人画真可爱,与之前大火的绪娘图媲美也未尝不可,细看之下,画法是比较相似的,只是简单了些。

内容也挺有意思,呀!原来硝石制冰和蜂窝煤是这样来的?不可置信,有人开始好奇“豆苗先生”究竟是何许人也。

只是看到最后的算术篇,众人皱起了眉头。

果然,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风头就开始变了,慢慢有书生看到这本书,对后面的内容抱有不满。

最开始,是一名书生无意间看到此书,前头还津津有味,后面一头雾水。

那句“九章算术小儿科,会试算考没难度”确实会得罪人。

不知那书生做九章算术是有多痛苦,看到这句话顿时恼了,后面的内容估计也没细看,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批判了此书。

斥责豆苗居士胡言乱语,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愚昧之徒,后面的一堆奇怪符号更是乌七八糟。

受他影响,这才有同行的书生开始看这本书,或许是人以群分吧,大家的口径几乎一致,将此书贬到了尘埃里。

这书都没卖出几本呢,就背上了一堆骂名,缘书阁的小厮有些苦恼,还剩这么多,掌柜怎么让刻印坊加印呢?没搞错吧?

书生们嗤之以鼻的算术篇,倒是少年们抱着好奇心看了下去,按照书中教的,认识数字,跟着步骤一步步学。

没有大人教,少年们学着有些困难,但总有少年天才,一看就会,大的教小的,他们自己就学透彻了,个个变成了口算小天才。

就连七八岁的孩子,也在哥哥们的带领下,能随地一划,做出百以内的加减法。

“私塾的老夫子讲的我头疼,总是学不会,这样太简单了!”

然而此时,城中因为这本书闹开了。

一年一度乞巧节,游园会上鼓乐喧天,才子佳人,共聚一堂。

其中不乏有八.九十来岁的少年们穿梭其中,凑个热闹,一起嬉戏玩耍。

又有人闲聊时提到了《我种田的那些日子》,也不知这人是不是之前那位书生,总要贬低些什么来拔高自己的才情。

可惜没得到姑娘们的青睐,却迎来了少年们的怒气。

少年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一本合心意的书,无论是内容还是图画都极适合他们,看着喜欢、大人们也不会反对。

这书几乎在他们群体中封神了,自然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,这段日子一直有人说书不好,少年们已经憋屈好久了,但平日总找不到发泄的地方。

于是便当众,与那书生争论了起来。

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少年带头,指责书生根本没有仔细看后面的内容,明明是很好的计算方法,而他只会闭着眼睛装瞎,浅见薄识,故步自封!

这番一闹,大众皆知。

第二日,顾客纷至沓来,缘书阁掌柜乐坏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