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33 章 回到武阳去(1 / 2)

狗洞谋士 樱桃糕 5973 字 4天前

齐国临淄

趁着魏国公子嵤、公子缓打得热闹,齐从魏手里夺回聊城、博望、博陵(),并顺便攻下了两国几次相争的清氏√[()]√『来[]#看最新章节#完整章节』(),取得对魏之大捷。齐国君臣脸上的笑容没挂几天,北边传来消息——田啸十万大军惨败于燕!

十万大军,败给燕国……这是齐人万万想不到的。

知道了此战详情,齐国君臣沉默,燕国确实不是从前的燕国了。齐国的强敌又增加了一个。

齐侯午问相邦田向:“兄长以为该当如何?”

“我们中北诸都邑大营没有兵力再次伐燕了。依臣之见,与燕议和吧。北面兵力不足,还要防备赵人趁火打劫。”田向道。

“燕人会不会趁机攻伐我们?”齐侯午接着问。

“燕侯友新丧,燕国的内政革新还未全稳,燕太傅不是急躁之人,况且她本来也主张止攻伐,燕国应该不会做什么。”

齐侯午点头。经此一战,他已经像对待魏赵那样慎重地对待燕国了。他思索燕国国内之事:“实在想不到令翊竟然还活着,还带了一支强兵出来……涞偃老迈,经此一战,燕侯或许会将燕南之军交给令翊。”

田向点头。

齐侯午叹气,邻国有一个既擅内政又懂邦交之道的太傅,又有年富力强、谋勇双全的将军掌兵……真是没有比这更让人糟心的事了。

他想起五年前的旧事,燕国太傅俞嬴出谋划策助自己杀剡夺位,令翊半路伏击剡的卫队,自己让人杀令翊,相邦去“追”俞嬴……可惜俞嬴和令翊这样的人不能为齐所用,当时又没能杀了他们。

齐侯午虽也多疑,但他比齐侯剡明智。他知道,像相邦与燕国太傅俞嬴这样的人,私情自私情,国事归国事,故而齐侯午并不多试探什么,只是就事论事道:“不知道燕国这支强兵与我们的技击之士比,会如何?”

相邦田向沉默片刻,道:“总有一日会遇上的。”

齐侯午再点头,突然生出豪气:“下一回就说不定是谁赢了!”

***

两国议和。

安顿好各城守军,上将军涞偃、将军令翊、将军卫池、将军安梁等带大军和俘虏回朝。燕侯启出郭相迎。众朝臣相随。

俞嬴一眼看见令翊。他黑了,瘦了,长相越发棱角分明。当年初见时,他还是个美少年的样子,如今却是个英俊硬朗的伟丈夫。

俞嬴想起令翊写的那封“攻讦”美少年的书信来,不自觉脸上带了笑意,他穿甲戴胄,倒看不出头发弄成什么样了。

令翊也看俞嬴,她比先前更加清瘦,甚至有些憔悴。令翊知道这里面有自己一份“功劳”,还有先君之丧,朝内朝外这一摊子事……令翊觉得有些心酸,很想好好地抱抱她,好好地疼她。

大军得胜归来,君主郊迎,祭祀、赞颂、献俘自有一套庄重繁复的礼仪。从城外回到朝上,说的也都是大面上的话。作为朝中重臣,俞嬴对得胜归来的将军们自然也各有嘉许勉励之

() 词。令翊却在太傅抬手行礼的瞬间,看到她腕上系的狼牙……

她犹在认真地听涞老将军说燕南布防,令翊只觉心软己极。

其实这许多人中,最受瞩目的,是令翊自己。先败东胡数万大军,解燕北边患,又率武骑武卒驰援燕南,以一手漂亮的连环钓鱼分兵计,搅动之前僵持的战局,使燕取得大捷,就像燕国史官士奚记载这两次大战时所评赞的,“有智有勇,世之良将”。

朝中不少人都能猜到,涞老将军此战之后功成身退,燕南之军便会交到令长羽手中。他又是令氏宗子,日后或会是许多年以来少有的同时统帅燕南燕北之军的上将军。

因还在先君服期,不便宴饮,朝后,诸将便各自还家。

安祁见了幼子令敏和侄子令翊,拉着又是哭又是笑,青云更是围着两个兄长打转——前几年令翊失踪,燕北诸般事宜又多,令朔便从燕南转去了燕北,此时并不在武阳家中。

一家人吃了顿无酒的小宴。又终于打发走缠人的小堂妹,令翊从家中出来到了俞嬴府上。此时已月上树梢。

俞嬴没穿外袍便快步奔出来,到了令翊面前却止住脚,笑道:“长羽——”

令翊往前跨一步,把她拥入怀里。

俞嬴也搂住他。

侍女们都抿嘴笑着退下,去备浆饮。

如今天已经凉了,她出来得急,穿得单薄,令翊虽想这样久久地抱着她,却不得不松开。

令翊握着俞嬴的手,两人进入内堂。

俞嬴不再管批阅了一半的文书,坐在书案旁,专心地看着令翊。

令翊也看她。

俞嬴笑。

令翊又想抱她了。